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

省錢過好日子的幸福處方 的名言

01. 「永遠記得,你不需要擁有很多,就能擁有一個快樂的生活。」 -馬可‧奧里略(Marcus Aurelius),羅馬哲學家皇帝

02. 佛教的教義裡,人類生命中的不快樂與不滿足,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類天性中的欲望。這種欲望讓我們不論擁有多少東西,都只能短暫獲得暫時的滿足。

當我們得到想要的東西後,沒有快樂多久,便會想要擁有更多其他的物品。

03. 在另一篇著名的研究當中也發現,在經歷人生重大轉變-無論是贏了樂透或是變成半身不遂-的一年之後,大部份人的快樂程度就會回到事件發生前的狀態。

04. 如果你愛這個國家,如果你想要打擊恐怖主義,這個週末......出門逛街吧! -布希總統

因為正如帕克‧安德席爾(Paco Underhill)在《花錢有理》(Why We Buy, The Science of shopping)中所說的:

如果我們只在需要買某種東西時,才走進店裡購物,而且只買我們需要的物品的話,那麼經濟一定會崩盤。

05. 永遠記得,店家最喜歡我所謂的「購物亢奮」。就是你買了一樣東西之後,就想要買下更多東西的興奮感。

06. 我想再次引用人類消費學家安德席爾的研究,他與研究團隊在觀察了數千名消費者的行為之後,發現:大約有三分之一的男性在買東西時,並不會注意價格標籤。他認為,這可能是他們表現男子氣概的方式。

07. 不要把錢浪費在彩券、賭博或投機性的投資上,這就好比把錢丟到水溝裡去一樣。

08. 一點乾麵包、感恩節的感謝,以及從美麗山坡流下的泉水,就是一個人的一生所求。 -八世紀時一首基督之詩

09. 似乎你能消磨時間,而不損及永恆。

這是亨利‧梭羅(Henry David Thoreau)所說的。記得,我們只有這一輩子。我知道這是陳腔濫調,但是你真的應該像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一樣過日子。找出時間,做一點會替你的人生帶來更多意義的事情-成為你希望變成的那個人,成為你過世之後希望別人記得你的樣子。

10. 幾年前,從牛津到倫敦的M四十公路圍籬上,有一片很妙的塗鴉,那一公尺高、長達三十公尺的字句是:
為什麼我每天都得做這件事?
(原文: why do i still do this everyday?)



11. 記得永遠要留一點空間給自己。不要讓金錢佔據你全部的心思。到生命終了時,我們不會希望自己應該多賺點錢,而會希望自己花了更多時間看著天上的雲、到世界各地旅行、與小孩玩耍,或是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
12. 奢華是一種病態。如果你購買某樣奢侈品,是因為他會讓你覺得
自己更像你理想中的人物,那麼這便是一種自我認知的差距。
* "渴望差距"指的則是我們所擁有、與我們想要的事物之間的差距。
          -愛波藍.班森博士(Dr.April Lane Benson)

13. 每看一小時電視,會讓我們的物質慾望增加三倍,個人的滿足感降低5%
          -大衛.尼文博士(David Niven,Ph.D.)

沒有留言: